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下凹式绿地能走污水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下凹式绿地能走污水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下沉式缘地的作用?
一是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增加土壤水***量和地下水***量,减少绿地的浇灌用水。有人测算,若把绿的建成下凹式,而下凹的深度为10CM,则对一年一遇或时而降下的大雨径流将100%的被拦蓄在绿地内;对于大雨或暴雨也可拦蓄80%左右。由于下凹式绿地拦蓄大量的地表水,随即又转变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并增加了土壤水***量和地下水***量,因而绿地的浇灌用水量也相应减少。
二是减少城市河湖的水质污染和淤积量,增加绿地的土壤肥力。由于城市空气受到污染,通过雨水的淋洗作用把空气中的污染物带到地表,再通过雨水冲洗把城市地表各种污染物带到河湖水体,影响了水环境景观和水体生态环境。另外,河湖的淤积还会影响调蓄洪水的能力及河渠的排放能力。建造下凹式绿地后,绿地作为一个沉砂又是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可以将固体污染物大量沉积在绿地并促使有机污染物在绿地内得到净化,既可转变成园林植物的营养物质且增加绿地的土壤肥力,还可以消除有机污染物残留对人体的影响。
三是当今道路的雨水口设在路边,雨水井盖常常被人盗走,形成人为的陷阱,伤人事故时有发生。若是建成下凹式绿地,雨水口设在绿地内,即使采用一个简易的雨水井盖也不便被人盗走,还可以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下沉式绿地对水循环环境影响?
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 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 mm。
(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 mm。
所以,下沉式绿地对水循环环境影响主要是减少地表径流和增加下渗量。
做绿色建筑的面积要求?
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才称得上“绿色”建筑。
便利:50米距离内应有,公共设施6种以上
设计标准中,涵盖了建筑体、周边生态环境、建筑景观、交通以及其他服务配套。其中规定,公共设施必须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社区商业、邮政所、银行营业点、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等社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中6种以上的公共设施可达性不宜超过50米。社区周边应优化公交线网,建筑主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步行距离小于500米。
自然:屋顶绿化须超三成,九成车位建在地下
在完善生活服务之余,生活景观是设计标准中的重头戏。小区绿化有了严格的设计标准: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绿地率方面,新城和中心城区需达到35%以上,旧城居住区不得少于25%;小区内的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的林荫覆盖率不得低于75%;大雨能存水、小雨能吸水的下凹式绿地——即低于周围道路或地面5厘米至10厘米的绿地——所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要大于等于50%。另外,为满足小区景观、植被的覆盖率,绿色建筑社区内的地面停车位仅允许占总停车位数量的10%,剩下九成车位都要建在地下。
节水:人均用水量不超110升,水景须用雨水再生水
提及绿化,用水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设计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小区每日人均用水量应在110升以下,小区的自来水不得用于灌溉绿植等景观用水。小区水池、湿地里的水,须***用雨水、再生水等,不得***用市政水和自备地下水井的供水。除了儿童池以外的游泳池将使用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凝结水、空调冷凝水、洗车用水在内的废水都将回收利用。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每天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都要求建设中水设施。
与此同时,小区必须建设雨水回收设备,开发后雨水外排量比开发前外排的雨水量还要小。地面总铺装面积中,透水砖的铺装率要达到70%,硬化地面只能占三成。小区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雨水类的非传统水源,将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所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下凹式绿地能走污水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下凹式绿地能走污水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zjkjx.com/post/64671.html